兒童早期矯正好嗎?彰化米羅牙醫觀點

兒童早期矯正好嗎?彰化米羅牙醫觀點  

身為兒童牙科與矯正領域的醫師,常見家長對「孩子還在換牙,為何要提早矯正?」提出質疑。

其實,早期介入矯正並非為了搶時間,而是基於兒童顎骨與齒列尚未定型、發育潛力仍高,若於適齡時機矯正,可明顯提升未來矯正治療效果

本文將由楊醫師做進一步分析與建議,期待幫助彰化地區家長更了解「孩子什麼時候該看矯正醫師?」


為何需要早期矯正? 

1. 顎骨發育具可塑性,提早引導有助避免複雜治療

正處於混合齒列期(約6–12歲)的兒童,顎骨尚未完全定型、可塑性高,這是矯正的黃金期。

適時介入,不僅可藉此引導顎骨正常發育,避免未來需正顎手術之可能性,也能讓恆牙擁有更足生長空間,降低拔牙、複雜矯正風險。

2. 提前改善咬合與習慣問題,降低未來負擔

若提早處理深咬、反咬、錯咬、暴牙、齒列擁擠、阻生齒、不良口腔習慣(如口呼吸、舌頭頂牙、吸吮奶嘴等),可有效避免牙弓發育不良、齒列不整,以及未來拔牙或正顎之必要。

此外,使用像 MRC 功能性矯正器,可以改善口呼吸與肌功能,還孩子正常的顏面發展           

3. 提升治療效率,縮短療程與降低成本      

研究顯示,約 42% 接受早期矯正的孩童不需進入第二階段治療;若進入第二階段,82% 病例可避免拔除恆牙。此外,若能於混合齒列期介入,療程難度和時間皆可大幅降低。

 

何時安排第一次矯正?     

矯正最佳評估時間:7 歲左右

「美國齒顎矯正學會」建議,應於 7 歲進行第一次矯正評估。此時雖尚在換牙期,但恆門齒已萌發、待長牙齒胚亦可從 X 光察覺,醫師能藉此進行完整分析。

若尚未出現明顯問題,也應持續追蹤觀察矯正時機需視個別狀況而定。若目前尚無明顯咬合異常,也可安排定期追蹤,待必要時適時介入。

不同情況的早期矯正建議

問題類型

醫師建議

原因與益處

深咬、小下巴(下頷後縮)

使用功能性矯正器引導下顎前導

利用兒童發育期促進下顎成長,避免下巴後縮(COZY LAND 甯境牙醫診所)

前後牙錯咬、反咬

提早介入矯正,以避免咬合惡化與骨骼變形

避免前牙因受力過大導致牙齦萎縮,改善後牙錯咬導致的顏面歪斜(蒔美牙醫集團)

暴牙

介入矯正器治療以降低牙齦受傷與外觀問題

暴牙易引起意外或美觀自卑(蒔美牙醫集團)

齒列擁擠、阻生齒

提前擴弓或策略性保留空間

可避免後期拔牙與複雜計畫(COZY LAND 甯境牙醫診所蒔美牙醫集團)

口呼吸、吸吮奶嘴、低舌位

使用 MRC 或肌功能訓練

調整口腔肌功能,有助正常牙弓與鼻腔發展(COZY LAND 甯境牙醫診所)

早期矯正有哪些方式?

早期矯正常見選項與其特色如下:

  • 金屬矯正:成效穩定,但美觀度較低,清潔需格外注意。
  • LH 矯正:減少骨釘、橡皮筋,摩擦小、舒適度提升,可縮短療程。
  • 形矯正:近乎透明、可拆卸,方便清潔與飲食,可同時達到顎骨擴張與
  • MRC 功能矯正器:配合肌訓以改善呼吸與口腔肌功能,是早期雙向發展的有效方法。

早期矯正,醫師建議有幾點

儘早評估(建議約 7 歲):趁顎骨發育仍具潛力,提早評估可降低未來治療難度。

依個案決定是否介入:並非所有孩童都須立即矯正,唯有清楚診斷後,才能做到「剛好介入」。

充分利用發育優勢減少侵入性治療:透過早期介入,避免拔牙或手術等後期高負擔方案。

提升孩子的外觀與自信:整齊的齒列與和諧笑容,有助提升孩童自信,進而促進心理健康。

家長與醫師合作追蹤是關鍵:定期追蹤、隨時調整方案,才能真正發揮早期矯正的優勢。

彰化米羅牙醫團隊一向重視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牙齒與顎骨發育,我們推薦家長可在孩子 7 歲左右安排第一次評估,由專業兒童牙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早期介入。透過這樣有溫度、客製化的方式,我們期待為每位小朋友打造既健康又自信的笑容。

若您有相關問題或想安排諮詢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,彰化米羅牙醫,始終與您與孩子一起成長。